1、不是法定继承人能继承遗产吗为何
不是法定继承人也能继承遗产,这主要取决于被继承人的意愿与是不是存在合法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具体如下:
1.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自然人享有立遗嘱的自由,可以指定遗嘱实行人,并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或者赠与国家、集体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
2.假如被继承人通过遗嘱明确指定了非法定继承人为遗产的继承人,那样该非法定继承人便有权依据遗嘱继承遗产。
3.民法典还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规范。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根据协议,该组织或个人承担被继承生活养死葬的义务,并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这种协议为那些对被继承人进行扶养的非法定继承人提供了获得遗产的法律依据。
2、非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条件
法律快车提醒,非法定继承人要继承遗产,主要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存在合法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且该遗嘱或协议中明确指定了非法定继承人为遗产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
2.非法定继承人需根据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扶养被继承人等。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非法定继承人才有权继承遗产。
值得注意的是,假如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如遗嘱人立遗嘱时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受欺诈、胁迫等,那样非法定继承人便可能没办法依据该遗嘱或协议继承遗产。
3、什么人可分得适合遗产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以下两类人可以分得适合的遗产:
1.依赖被继承人扶养的缺少劳动能力又没生活来源的人。这种类型的人一般因身体条件或经济情况没办法自给自足,需要依赖被继承人的扶养。
在分配遗产时,应给予这种类型的人适合的照顾,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照顾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以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为限。
2.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这种类型的人虽然可能并不是法定继承人,但他们对被继承人进行了实质的扶养和照顾。因此,在分配遗产时,也应考虑他们的贡献,给予适合的遗产份额。
综上所述,非法定继承人在满足肯定条件下是可以继承遗产的,而依赖被继承人扶养的缺少劳动能力又没生活来源的人与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也有权分得适合的遗产。